起点女生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轻书 >贞观旧时光 > 191 弃宗弄赞遣使入贡 大唐制史前往抚之

191 弃宗弄赞遣使入贡 大唐制史前往抚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点击:【登录】,如果您还不是本站会员请点击:【注册】成为本站会员!

上回书说道有一太监拿着一封书信,来到御前。且道这封书信是何人所写?此人乃是隋朝文皇帝之外孙,也是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的嫡子。话说隋朝文皇帝开国之后,在贤臣良将的辅佐之下,开创了开皇之治。当时百姓负担减少,国库却日益充盈。人口不断增多,于是励兵牧马准备雪耻,曾经多次在北方用兵,击败了草原上各个部族,后用兵西域诸国,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被迫向隋朝皇帝俯首称臣,当时文皇帝已经被草原各部族推为圣人可汗,为了拉近与隋朝皇室的关系,慕容伏允派使臣来到当时的大兴城,希望可以与隋朝皇室结为姻亲。文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将一位公主许配给了慕容伏允,这使得吐谷浑可汗在一夜之间成了西域诸国国王所仰慕的对象。为了表示对隋朝的敬意,也是因为那一位公主是慕容伏允的正妻,生下的第一个儿子,理所当然的被立为储君。为了显示对隋朝皇室的忠心,慕容伏允将自己的笛子送到了大兴城,作为人质。

其实慕容伏允是一个非常高傲的人,他极其厌恶被人操控在手里的感觉。在没有娶隋朝公主之前,他对公主有诸多美好的想象。等到与公主成亲之后才发现想象与现实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在想象当中,公主是非常美丽的,也是非常温柔的。高贵且典雅,与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就好像泡在牛奶里。他不知道的是。文皇帝早年间娶了长官独孤信的女儿,这算是高攀了。所以在成亲的第一天起,文皇帝就已经被独孤信的这位小女儿捏在了手里。从小习惯了女强男弱,使得这位公主把这种情形视为理所当然。所以嫁给慕容伏允之后,慕容伏允非但没有看到她温柔的一面,相反,这位公主经常。仗着自己高贵的身份羞辱慕容伏允。于是在做了天子的女婿之后没多久,他就从满怀欣喜变成了满腔的怨恨。后来了解的多了才知道文皇帝的皇后独孤施是那样一个非同一般的女人。

第一个儿子出生之后,取名字这件事没有轮到他的父亲。也不是公主来起,是把这一桩喜事报到大兴之后,由文皇帝亲自命名,叫做慕容顺,意思是让慕容家族世世代代顺从隋朝。虽然慕容伏允表面上非常的感恩,得了皇上赐名就像是一件天大的喜事落在了他的头上。实际上他的内心非常的不忿,他并没有认为隋朝皇室有什么了不起。文皇帝之所以能得天下,是因为他仗着三样东西,一是他出身北周勋贵,二是他仗了岳父独孤信的势,三是他靠了自己的女儿。欺负孤儿寡母得了天下,这样的人怎么能算是英雄呢?当然隋文帝本人不是这么想的,在他看来自己之所以得天下,完全是因为天意。老年间他还非常困顿的时候,就有一位擅长相面的人告诉他,明公日后必为万乘之主。谁也没想到这位擅长相面的人能够一语中的,还有一点,隋文帝是有一位尼姑抚养长大的,可见他与佛教有很深的渊源。翻阅史书,如果有一位华夏帝王是佛教所描述的转轮圣王,那这个人一定就是隋文帝了。

在论述自己得位很正这一方面,隋文帝还提供了一个理由,就是他的德行。无论是在北周做臣子的时候,还是在隋朝做皇帝的时候。他都崇尚节俭,而且能够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如果不是他选贤任能,开皇之治是不可想象的。慕容伏允在内心深处瞧不起他的岳父,面对公主时,当然也很难心生敬意。不过他非常愉快的把自己的长子送到了大兴,反而是公主有一点黯然神伤,他不是很愿意把自己的宝贝儿子送到长安。可是没有办法,父命难违。其实作为父亲文皇帝,也不想让自己的女儿难过,但儿女情长永远比不了江山社稷来的重要。

这个时候慕容伏允在凉州,可谓心满意足,坐在马上,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眼睛雄视四方,感觉不久之后他就是拥有整个天下的可汗。在这一生当中,慕容伏允最崇拜的人是当年匈奴的冒顿单于,他能够在战场上将汉朝军队打的丢盔弃甲,甚至显现俘虏了汉高帝。在翻阅史书的时候,每当读到这一段,他都会叹恨不已。要是当时。真的俘虏了汉高帝,那么中原大地就要归冒顿单于所有了。而此时,皇上正拿着那一封信仔细的阅读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当时很多人等待着皇上对这封信的反应,但是皇上把信读完之后并没有马上表态,是来到了后宫。这个时候皇后长孙氏正在那里忙着制定后宫管理的细则,皇上的出现立刻打断了他的思路,但是她脸上没有任何埋怨的痕迹。笑着说:“陛下,这是有什么事吗?”皇上说:“说的没错,的确有一件事情需要向你请教。”皇后说:“如果是家事,陛下可以说。如果是国事,陛下应该去跟大臣商量。”

皇上说:“这既不是为了国事,也不是为了家事,我只是想问你一个关于妇人的问题。”皇后脸色微微一红,说:“你怎么会对妇人有这么大的兴致呢?”皇上说:“慕容伏允的事想必你也听说过了,现在他的儿子慕容顺写了一封信给朕,看这封信的内容,似乎有归顺之意,朕想不明白他的归顺到底是真是假。”往后说:“国事一定要去问大臣们,关系天下兴亡的决策,如果是从后宫出来的,如何能让天下人信服呢?”皇上说:“朕说了,朕问的不是国家大事,朕问的是母亲对儿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作为一个儿子,真的能够为了母亲的家族,背叛自己的父亲吗?”皇后说:“这不好一概而论,在隋朝的时候我就听说了,慕容顺因为是文皇帝的外孙,虽然是人质,但在大兴城一直受到礼遇,可是慕容伏允对他的这个儿子真是厌恶之极。”

皇上说:“这也是可以想的见的,慕容伏允你想目中无人,突然脑袋上出现了一片叫隋朝的天,不仅如此,在家中又有一个如同独孤皇后一样强悍的主妇,想必早年间他吃了很多苦吧!”之后过了没多久,皇上就把房乔请到了御前,说:“你说这件事如何是好?”房乔陷入了沉思,之后说:“陛下,对李靖将军的礼遇应该恢复。”皇上说:“你以为朕没有想过这件事情吗?只是事情已经做了,再回头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朕是一国之君,说话岂能如同儿戏?”房乔说:“恢复对李靖将军的礼遇,并不是恢复他尚书右仆射的职位,臣的意思是陛下应该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李靖将军,底下是需要他的,朝廷也是需要他的,不仅是做给李靖将军看,也是为了做给所有的臣子看,让他们知道皇上的诸位大臣之间并没有厚此薄彼。”

皇上说:“你觉得这件事情很重要吗?”房乔说:“当然这件事陛下应该赶快去做,不要迟疑。”皇上想了想说:“那好吧,朕这就通知中书省,让他们拟诏。”不久之后,皇上就发布诏书。李靖虽然辞去了尚书右仆射的职位,但是一切待遇照旧。皇上还在诏书当中表示自己离不开李靖将军,要求他每隔两三日就要来到中书省和门下省平章政事,这样的安排显示了皇上对李靖格外的倚重,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实际与表面往往有着很大的不同,现如今李靖将军正准备率兵攻打吐谷浑,在这个时候,平章政事对他而言是毫无意义的。尽管如此,李靖还是表现的非常的得体,他对宣旨的太监说:“我在做尚书右仆射的时候,对朝廷并没有什么贡献,现如今好不容易又有了对朝廷效力的机会,我当然感恩不尽,维持我之前的待遇,就已经很不合理了。现如今,又说要平章政事。这么做恐怕天下人不服,希望皇上能收回成命。”

太监冷冷的说:“你的话我会一个字不落的带给皇上,但你要记住,他是君,你是臣雷霆雨露都是君恩,不要稍微有一点什么事情,都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有谁会比皇上更委屈呢?一个人担着天下兴亡的重责,每天很早就起很晚才睡……”说到情动之处,太监的眼泪夺眶而出,像断线的珠子一样不断的往下掉。这样的演出实在是演出了类似真实的感情,或者说这本身就是真实的。太监与皇上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他完全不同于皇上与群臣之间的关系,因为群臣不依赖天子,仍然可以成为贤臣。而太监则不同,他们的生死荣辱与皇上牢牢的捆在一起。皇上欢喜则太监荣耀,皇上要是心情忧郁,太监就会比皇上还要焦虑。正所谓皇帝不急太监急,这绝不是无的放矢。

之后,太监又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李靖睁大了双眼说:“这难道是皇上的密召吗?”太监白了他一眼说:“这并不是皇上给你的密诏,而是把慕容顺写给皇上的一封信交给了你,皇上说了,你一定能把这件事情处理的非常妥当。”之后,太监被安排去休息。李靖秘密赶到前线,形势远比他想象的要糟糕。当他站到敦煌城下,身边一位随从说:“将军接下来怎么办呢?”李靖说:“这注定是非常艰苦的一战,之前在打颉利的时候,我们对那里的地形已经非常熟悉了。在这里我们打仗的次数并不多,气候怎么样?生活在这里的人到底有没有人向着我们?”那位手下说:“我觉得这一点将军可以完全放心,那边绝对不会有人站在我们这一边。”李靖说:“所幸慕容伏允已经老了,有听说他格外的宠幸一个人被叫做天柱王的大臣。”

喜欢阅读史书的人都知道,在史书当中很容易就能找到这样的例子。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能够较好的克制自己的需求,绝大多数时候能够保持理性的状态。同样是这个人一旦开始衰老,这个人的身上就会发生非常微妙的变化。他会变得越来越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做出很多不体面的事。慕容伏允在年轻的时候表现的更像是一代雄主,可到如今这个年纪,他却变得沉不住气了。当你已经出现在军营的时候,所有士兵都兴奋的嗷嗷乱叫。李靖站在台上。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说:“你们都是年纪轻轻血气方刚,不像我一样,已经到了垂暮之年,记得魏无棣在自己的诗中这样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虽然我年纪已经大了,但是仍然充满了一种想要建功立业的豪情。这一次我们一定要踏平吐谷浑,活捉慕容伏允。”现场就要裂开了一样,李靖说:“我要在这里提前告诉大家即将发生的这一场战事,将会非常的艰苦你们当中的很多人都要在这一场战士当中丧生。”

一听这话,现场的气氛立刻发生了变化,可以紧张到能够听到大地的呼声。李靖说:“战场不同于酒席,打仗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吟诗作对,我想要活着建功立业,那就要勤于操练。”慕容伏允本以为自己在袭击了凉州之后,唐朝立刻就会有非常激烈的反应,然而事实上这一切并没有发生。尽管李靖已经来到了前线,但他只是在那里默默的练兵,很快两周就出现了流言,不理静之所以不来夺回凉州,是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打算打。从年后到如今,大唐的疆域内发生了很多灾难。所以如今的大唐已经经受不住一场大型的战事,不过慕容伏允并没有相信这样的流言,说:“这很可能是李靖迷惑我们的手段,一旦我们上了当,后果不堪设想。”天柱王说:“可汗说的很对,李靖这个人一向狡诈无比,我们绝不能上了这只老狐狸的当。”

另外一位手下说:“可汗,我觉得现在是袭击李靖大营的天赐良机,一旦得手,我们就可以长驱直入,一直打到长安。”慕容伏允说:“如果真的是那样该有多好,但我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你们想想看,形势是李靖还没有来前线的时候对我们有利,还是他来了前线对我们有利呢?在他没有来到前线的时候,我们没有发现其中有什么不得了的机会,当李靖在前线开始练兵的时候,我们却觉得天赐良机就在的面前,这太不合理了。”为这么一说,大家似乎又有点回过味儿来了,天柱王说:“为了保险起见,我们我们应该尽快放弃凉州这个地方守不住的。”慕容伏允说:“很多人跟我说过,内地的百姓对于我们而言就像是韭菜一样,没长出一茬我们就割一茬。”

他的这个比喻有点驴唇不对马嘴,即便如此,在现场的每个人。向他投来钦佩的眼神。似乎他拥有不得了的学识,一般情况下一个湖人是不会有这样的毛病的。只不过。中原的风尚一点点也传到了西域,所以。在不知不觉之间,慕容伏允的身上也有了中原人的习气。又是一个美丽的夜晚,远处能够听到狼嚎的声音,天上悬挂着一弯残月。边疆的风光大多如此,凄凉之中有一丝悲壮。李靖骑在马上巡视大营,这个时候他很像是一位牧人,在草原上看着自己的牛羊。又像是雄狮,在远处静静的看着自己的幼崽和母狮子。而此时的长安,也处于一片寂静当中。皇上仍旧在那里翻阅着奏本,在他的对面坐着魏征,皇上说:“前几天李淳风跟朕说过,说再过一些日子就会有一个西南来的使团来向朕表示敬意,朕问他这是西南哪个地方来的使团?李淳风说是来自雪域高原上一个大国。”

可以看得出来,皇上有些担忧。魏征说:“陛下可曾记得祸起萧墙的典故?内部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这么说吧!想要治天下,一定要先治家,而想要治家,必定要先正身。相对于别人要更重视自己,相对于外界要更重视自己的家。皇上亲眼目睹了隋朝灭亡的过程,隋朝之所以灭亡根本的原因在文皇帝的身上。嗣君乃是国之根本,怎么可以听信妇人和怜悯之言,动摇国本呢?”听了这话皇上脸色很难看,说:“你这是在讽刺朕吗?”魏征说:“陛下应该知道文皇帝得天下,是因为他欺负了孤儿寡母,可他并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在隋朝发生。皇上在经历了玄武门之役而得天下,想必也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再一次发生吧!陛下一定希望自己的儿孙能够和睦相处。”皇上突然笑着说:“不是说来自西南的使团吗?怎么突然说到这个了?”

不久之后,竟然真的有一个使团到达了长安。他们的出现又一次让人们感受到了唐朝的强大,可这个时候皇上却并没有显得很兴奋,说:“朕听说这个位于西南的国家已经吞并了很多小国,相遇万里,人口众多,这个使团来到长安,到底是真的要行朝贡之仪,还是利用这个跑到我们这里来探听虚实呢?”这话一说,大家都紧张起来。王圭说:“他们的国土位于西南的雪域高原,物资十分短缺,派使团来到长安大概是希望得到朝廷的赏赐,来充实他们的物资储备。总有一种感觉,他们在日后一定会成为大唐的隐忧。”魏征说:“对于大唐最大的隐忧,往往是臣不直主不明,只要陛下重视对皇子皇孙的教育,不管是西南出现什么样的人和国,在大唐的眼中,他们又算什么呢?”皇上说:“你说的都对,但有一节,大唐也不能骄傲,鸿胪寺安排一下吧!朕明天就见那个使团。”

鸿胪寺卿说:“陛下,以臣愚见还是应该缓一缓再见,陛下应该就一点时间好好了解一个这个国家,若是天子对前来朝贡的国家所知不多有损大唐的颜面。”皇上点点头说:“言之有理,还是爱卿想得周到,你还留多长时间合适呢?”鸿胪寺卿说:“这要取决于陛下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够熟悉与国的情况。”皇上说:“问题是我们手头也找不到他们的文献,怎么了解呢?”鸿胪寺卿说:“臣平常率注意收集四方夷狄的文献和实物,以便于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典章制度。臣还认识一个人,他就是那个地方来的人,陛下有什么要问的可以直接问他。”皇上笑着说:“有你执掌鸿胪寺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不久之后,鸿胪寺就差人将东西和人送到了大内,见了皇上,那个人赶紧下跪行礼,说:“小的拜见皇帝陛下。”

皇上说:“起来吧!”对方说:“陛下有什么要问的尽管问,小的只要知道,一定如实相告。”皇上说:“你就说说贵国有什么地方与中原不一样?”对方说:“不一样的地方很多,中原王公贵胄与平民百姓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非常的清晰,王公贵胄如果行为不端有可能就会变成平民百姓,平民百姓如果忠孝,必有名望,再有才华,就有机会做官,有了功勋就会成为王公贵胄。在我们那里,平民永远是平民,奴婢永远是奴婢,而王公贵胄永远是王公贵胄。我们的首领叫做赞普,我们的土地非常的辽阔,人口虽然比不了大唐,但也非常多了,我们那里人大多没有姓氏……”皇上说:“你们和吐谷浑之间的关系如何?”对方说:“吐谷浑一直跟我们十分有好,但我听说我们赞普有意改善与大唐的关系,因为大唐非常的富有。”皇上在阅读这些文献的时候,大多都用冯徳遐三个字作为落款,看来这个人很了解哪个国家,于是他心中就有了出使吐谷浑的理想人选。

qidiannvsheng.com|起点女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