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女生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轻书 >重生民国之铁血远东王 > (十)烟台扮匪

(十)烟台扮匪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点击:【登录】,如果您还不是本站会员请点击:【注册】成为本站会员!

7月4日上午十一时许,“永绩”号炮舰驳靠在烟台海军学校码头,秦天宇、吕志明和毕业于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的新任“永绩”号炮舰舰长李军伟,走下“永绩”号炮舰。

烟台名称,源于烟台山。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为防倭寇侵扰,当地军民于临海北山上设狼烟墩台,也称“烽火台”。发现敌情后,昼则升烟,夜则举火,为报警信号,故简称烟台。

烟台,古称芝罘,1858年6月,清**与英、法等国签订《天津条约》,辟登州等10处为通商口岸。1861年5月,清**批准改定烟台为通商口岸,8月22日直隶候补知府王启曾主持烟台正式对外开办仪式,同时宣布筹建东海关。此后,英、法、美等17个国家陆续在烟台设领事馆。1862年2月14日,登莱青兵备道由莱州移驻烟台,道台崇芳兼任东海关监督。1904年改称登莱青胶道,辖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和胶州。1911年11月12日,同盟会山东分部在烟台举义。13日成立山东军**(次日改为山东烟台军政分府)。民国初,撤销府、州。1914年5月,设胶东道(治所福山县烟台),烟台特别区属之。根据《芝罘百年大事记》、《芝罘区志》,烟台近代以来的行政机构变化颇多:1904年登莱青道改为登莱青胶道;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福山县废保社建置,全县划为20个区,烟台区辖奇山社范围和烟台(商埠),芝罘区辖芝罘村、东口、西口3村。1912年海关监督和道尹分治;1913年烟台区改为福山县烟台特别区(一度称烟台镇),亦称烟台警察特别区;1913年北洋军阀**设立镇守使公署(相当于省军区下辖的军分区或警备区)。1914年置胶东道,1928年撤消胶东道。1930年烟台一度设市后因人口不合设市人口须达20万的规定而撤销。1934年置鲁东区并设烟台特别行政区、1937年撤东海关监督公署、1938年成立伪烟台市**和伪警务局。

烟台的航海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烟台港的芝罘湾三面环山,水深滩平,背有屏障,是一个天然良港。烟台港始建于1861年,港北由芝罘岛与市区相连,相成天然屏障,扼守渤海湾口,隔海与辽东半岛相望。民国10年(1921年)9月,烟台港人工港池建成,标志着烟台港进入近代港口的行列。

烟台是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开埠时间比起青岛要早三十多年。1892年,旅居南洋的华侨张弼士在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聘奥地利驻烟台领事做酒师,取得成功。1912年烟台设瑞丰面粉厂;1913年设电厂;1913年至1915年,建起5座罐头厂;1915年李东山兴建钟厂,同年,张裕葡萄酒获国际金质奖;1920年设醴泉啤酒公司。张裕酿酒公司和钟厂在中国属最早创业的厂家,罐头厂、啤酒厂是山东最早创业的工厂。

清末,烟台口岸出现了两个海关,一个是清**管理下的东海关监督衙门,另一个是由英国人把持的东海关税务司署。1901年9月7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清**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为赔偿帝国主义各国的巨额军费,欧洲列强迫使清**使用关税、厘税和盐税作抵押,从而更加巩固和加强了欧洲列强对中国海关主权的控制。同年11月11日,烟台港及其50里内的常关由东海关监督衙门移交东海关税务司署管辖,自此烟台港征收的全部关税和厘金不再由东海关监督上缴和分配,而改由税务司直接储存于设在烟台的英国汇丰银行和俄国道胜银行,然后上报总税务司分派给各“缔约”国家,东海关监督再无权过问和经办进出口外洋的船舶监管和进出口货物关税,关税自主权旁落。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由于军阀混战,政局动荡,烟台港的税收和港务管理大权仍然被英国人把持的东海关税务司所控制。

作为烟台的标志性山脉烟台山,海拔只有43米的烟台山,却集中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在中国修建的8座领事馆。烟台山原本无名,因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在山上设狼烟墩台报警而得名。第二次鸦片战争,大清国战败,被迫签下《中英天津条约》,辟登州(今蓬莱市)为通商口岸。英国驻华公使马礼逊见登州作为港口条件不甚理想,便一路徒步东行,登上烟台山,只见小山三面环海,山前树木葱茏,景致幽雅;山后水深壮阔, 任凭海上风起浪涌,海湾之内波澜不惊,真乃天然良港。遂单方违约,弃登州而选烟台。烟台山这块风水宝地便成了列强们大兴土木的首选。

最早在烟台山上建造馆舍的还是那个马礼逊。大英帝国领事馆初期馆舍占地只有3亩,后来逐渐扩大至64亩,占了烟台山一半多的山麓,成为烟台地面上占地面积最大的领事馆。紧随其后的是美国。位于烟台山西领事路北端的城堡式建筑是丹麦领事馆。自1864年英国领事馆建成算起,到1906年瑞典和意大利领事馆建成为止,历时42年,在烟台这个被他们称为“中国北方渔村”的弹丸之地,先后有11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驻有领事和代理领事的国家有16个。其中有8个国家的领事馆建在烟台山,1900年侵华的八国联军一国不少。

领事馆建起来了,洋人洋务多起来了。金发、碧眼、高鼻梁,洋腔、洋调、洋服饰,曾经有狼烟报警的烟台山,不见狼烟滚滚起,却见洋人纷纷来。面积只有40多公顷的烟台山上,即有东领事路、西领事路,紧挨山下的两条街,被洋人们称为“马礼逊路”、“卡皮莱街”,各国洋行汇聚于此,其中以日本洋行居多,他们肆无忌惮的疯狂掠夺着中国的各种资源和财富。外国人从烟台寄往国外的明信片上,甚至称烟台山下的一条街为“租街”。是外国人汉语水平低,“界”“街”不分,还是在他们心目中,“租街”就是“租界”,秦天宇不得而知,但是,在这个令人心碎的年代,贫穷落后的中国到处都是列强们的“王道乐土”,满目疮痍的神州到处都是殖民者耀武扬威的“租界”,却是不争的事实。

秦天宇曾记得有人说过建筑是凝固的诗篇。此言不谬。不过,烟台山上的这组诗篇却有些苦涩。烟台山上的近代领事馆和洋行建筑群,是中国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历史的缩影。这些风格迥异的洋建筑,在给我们建筑美的欣赏时,更会使华夏儿女想起那段屈辱的历史,激发我们民族复兴的志气。

烟台海军学堂在我国近代海军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该校坐落于烟台市芝罘区金沟寨村之西南,三面背山,北面向海,加开体育场,直通岿岱山下的海军小码头,占地90亩。建筑形制采取中西优点兼取,有大门(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学堂正厅(三幢并列,每幢面阔十间,进深两间),设有办公及教学大楼(64间),两廊廊庑为学员宿舍及餐堂、食品房、枪械所、图书馆及杂役房等。另有教职员宿舍。建筑宏伟,装饰豪华。

烟台海军学堂是在甲午海战后,1903年由北洋大臣奏请清廷建立的。在海军提督萨镇冰的策划下,由谢葆璋负责筹建。1908年(清光绪卅四年)春季落成。在津、沪两地各招新生90余人,在上海高昌庙海军提督衙门应考,全部录取。萨镇冰亲率新生到学校报到,以后学生陆续增至200余名。该校学制参照英国海军学校章程建立。入学年龄自13岁至16岁为限,课程有英语、代数、几何、平面三角、弧三角、地理、绘图、测量、帆缆、枪炮、天文、驾驶及在船舰的课目,如海涛、海流、电学、气象学、船阵及布放**等。学制三年,分六学期,无寒暑假,每星期仅停课半日。共毕业学生18届,540余人。毕业生先后派至日本、英国留学。

烟台海军学校第一任校长谢葆璋任内(1903年到任),在1910年汉满生一班约二十人,学生在操场游玩,因细故互相斗殴,满生挟“皇帝是我们家的”欺压汉人,结果归咎校长,将谢葆璋撤职调部任用。第二任校长郑汝成(1910年),武昌起义后与满生同遁北京。第三任蒋拯(1912年)。第四任郑祖彝(1914年)。第五任曾瑞祺(1915年)。第六任余振兴(1920年)。第七任林继荫(1921年)。第八任江忠清(1924年)。第九任许秉贤(1926年)。

1927年,山东督军张宗昌兼任东北海军总司令,沈鸿烈(在东京考取的海军学生)为副司令,以烟台海军学校的员生有通敌(指北伐军)嫌疑,派东北海军舰队长兼海圻舰长袁方乔和烟台海军办公处长陈文会查办此案。检查员生信件亦无实据,报告沈鸿烈后,沈电令有嫌疑的中医一员、学生四名解省审讯,旋令解散烟台海军学校,该校师生南迁并入福州马尾海军学校。烟台海军学校自开办始,至结束止,毕业者共有十八届(期)约有八百人,率皆学识优越可称人才辈出,贡献国家加强国防,民国海军及新中国初期的海军高级军官多属该校毕业者。烟台海军学堂办学时间虽短,但对华夏海军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可睹,不可磨灭的。

“志明,你马上去烟台山下的洋行,把那个日本人的东亚洋行的情况摸清楚,那是日本人的一个间谍机构,大帅命令我们秘密除掉他”。秦天宇安排道。

“是”。吕志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带领两名侦察营士兵离开海军学校码头。

乖乖,这吕志明看来是被秦天宇给忽悠了,这个东亚洋行是不是间谍机构秦天宇不知道,只知道他是日本设在烟台的最大的洋行,大大的有钱。除掉东亚洋行可不是大帅吴佩孚的命令,而是秦天宇决定冒充土匪洗劫东亚洋行的私人行动,一是为了钱,二是为自己尽快出兵胶东剿匪创造借口。

qidiannvsheng.com|起点女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